將鏡頭拉遠,在餐桌這個舞台,食物成為道具,用餐者不是觀眾而是演員,讓我們一起進入故事...
_
飲食行為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方式,人也因為飲食行為而得以為人。飲食行為也是組成社群的媒介,人類學家從人們如何種植、準備食物與如何食用,能看出一個社會的樣貌(宋世祥)。綜觀人類飲食的歷史,人類的生活與食物環環相扣:眼睛一睜開,就需面對生存問題,所以人類採集、獵取、農耕、漁牧、製作與烹煮;因為食物來源多取之於天地,就算是現代也無法準確掌握老天給不給飯吃,人類依賴背後那些擁有力量的「靈」,利用奉獻與祭祀祈求生活的安定。階級角色與儀式有助於營造社群的凝聚力,更發展出慶典,除了讓社群中的每個成員享用到被賦予祝福的食物外,也慰勞了平日辛苦工作的身心。當階級被建立,高階的成員擁有更多資源,他們尋求與眾不同的生活享受及品味,最基本的「食」當然也要極力追求超凡,於是促使許多藝術與技術的投入與誕生,讓煮食從準備食物轉變成藝術實踐,讓進食從營養攝取轉變成藝術賞析(Heidrun Merkle)。「只有人類能相互討論食物搭配,並傳承經驗成為文化或傳統。(John S. Allen)」也就是說只有人類擁有「品味能力」,能辨識以及有能力改進口味。
然而只有味覺的刺激已經不夠填滿現代人的胃口。現代商業行為中,因為企業競爭與技術進步,自然而然出現了「體驗經濟」(Pine & Gilmore, 1999),販售特殊的用餐體驗更是常見。別忘了「進食」本身就是一種多個感官皆參與的體驗過程,我們常說的「風味」(flavour)實為綜合味覺、視覺、嗅覺等多種感官的感受,卻又因為進食對於人如此的基礎、日常,且每個人的感官鑑賞能力不同,容易讓原本富有感官刺激的整體進餐經驗淪為口舌間的滿足。我希望探討的是:是否能再用餐過程中有所規劃,使用餐者進入設定情境,或許能夠增加用餐者對於當下的這頓飯有更多體會,甚至能夠開拓個人的品味與美感知識庫。如同我們能藉由體驗茶道來感受日本文化中對物的態度與哲學,而非只停留在評論茶太苦、茶點太甜。​​​​​​​
「食宴敘事法」利用食物設計與流程規劃,獨創「六感矩陣」讓體驗者有更多更厚的感受。除了最常被討論的視聽嗅味觸五感,我將身體本身也視作一個「感官」,以一種「整體」的方式在感受著整個體驗。「身體感」這個名詞是由人類學家余舜德所創,他將身體感定義為一種全身整體的感覺與經驗,他主張打破五官的分類與界限,以身體作為經驗世界的主體。以下的例子可以很好的解釋身體感的經驗:人類學家宋世祥在其一篇談論烤肉的網路文章寫到,「...烤肉本身其實有著豐富的『身體感』,特別是當我們把烤肉當成一個『過程』,而不只把它當一個動作。從採購、備料、生火、和火爐互動、觀察肉的熟度、吃下各種不同熟度的肉、吃得太飽走不動、到最後整理環境,當中其實我們的感官與身體都有非常豐富的感受。」隨著飲食體驗的方式不同,用餐者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特定的行為或姿勢,這些也構成整個體驗的收穫,試想:一場烤肉的用餐者,有參與採買、生火、烤肉、收拾的用餐者與只有坐著等肉烤好的用餐者,其對整個體驗的感受一定有差異。
「食宴敘事法」重視每一次主題所延伸出的脈絡,將可控的元素緊貼脈絡來發想。一場主題式的飲食體驗應該朝向華格納提出的「總體藝術品」的方式規劃,或許一道美食是否可被稱為「藝術」還需要時間驗證,但不管是在呈現上或在教育功能上,將感官刺激彼此和諧的連結,才有可能再將飲食體驗的發展再往前推進。
_
謝謝看到這裡的你/妳,有興趣的話歡迎至fb粉絲頁食宴敘事法獲得更多資訊。

You may also like

Back to Top